时,吴楚之喜欢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穿着时髦的英语女老师,在那个年代人们眼界刚刚打开时,这样的女孩很扯眼球。
“未婚先孕”、“怀了鬼佬的种”、“男的跑了”,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那个年代,这样的标签足以杀人,所以没过多久,那女老师就跳楼香消玉殒了。
于是吴楚之对整个西方文明充满了仇视,更因为作为一个文学愤青深受当时一些的热血畅销书影响,对英语不待见到顶点,自然英语成绩很差,一直徘徊的90分及格的边缘。高考时因为学校广播间歇失灵导致听力丢分,只考了79分。
这个年代还是考前填报志愿,在6月拿到志愿表时,即使在面临文综拉分的不利局面,吴楚之依然很中二的只填报了燕京大学经济学这么一个学校一个专业。
吴楚之认为他就属于燕大,就属于那一塔湖图(博雅塔、未名湖)。
如果不是最后在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勾选了服从学校调剂,从而去了有锦城七中附属大学之称的蜀大,那么那年他就会以语文139、数学149、英语79、文综251、总分618分超过燕大最低录取线16分却最终落榜成为笑谈了。
蜀大其实也是985大学之一,就在锦城七中隔壁,但对于这届只有280人却有60来个清北名额的锦城七中学生来说,蜀大的地位只是老师口中的“你再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去隔壁的蜀大读书了。”
考进蜀大对于吴楚之来说始终是人生经历的遗憾,毕竟他是放弃了保送建邺大学的机会选择高考的。
虽然前世踏入社会后,最终混的最终也不必别人差,但沉沦经年,他在意气销磨的岁月里失去了太多太多的美好。
吴楚之的激动在于这一刻他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