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迎了上去。然后,他就看到了以凡人之身来此的管仲。
哪怕对方是凡人,但见其背后若隐若现的大道,姜桓依旧不敢怠慢,执弟子之礼,将管仲请进了大殿。
之后,也不知二人聊了什么,姜桓突然拜管仲为相,请祂治理齐国。接下来,管仲就开始了自己的成道之路。
管仲治国,首先提出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民生主义的思想。
在齐国为相期间,管仲主张盐铁官营神金矿石等,铸造货币灵石、造化丹等,掌控粮食即灵药,国家控制商品流通,增加财政收入,防止贫富悬殊。
在这之后,管子更是首次开创并实践商利战,并制服别国。
祂提出,“服人以义而不以兵,必不得已而用兵,亦先之以义,节之以财,而以伤于民危于国为戒。”
当然,这并不是管仲能够成道的主要原因,祂能够成道,主要还是靠重新定义了法的概念:
“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悬命也”;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俵也”。
给法进行多重定义,成了管仲成道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越来越强盛了,国运蒸蒸日上,姜桓的实力也随之水涨船高,很快的,就从道尊初期步入了道尊中期,开出了顶上三花中的地方。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齐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