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巽风继续介绍说:“活佛是否记得这个地方?”
鉴真望着奇门塔中自己的形象,慌乱地说:“记得!记得!不知……不知……此僧与弥勒佛祖有何关系?难道人们常说的那些荒唐的故事是真的?......”
富巽风说长叹一声说:“活佛呀,我母亲追弥勒佛祖的二世菩提达摩到野蜂岛禅井,将她与弥勒佛祖的故事告诉菩提达摩,并说出菩提达摩就是弥勒佛祖二世转世的情况。但是,菩提达摩不相信这个故事,更不答应与我母亲相认给我一个名分,让我在幽冥洞中的身体起死回生。菩提达摩对我母亲坐怀不乱,心坚如铁,在禅井圆寂,结束了弥勒佛祖达摩二世的人身。弥勒佛祖的真灵在天地间痛苦地犹豫彷徨了三百年,又进入轮回道,投胎转世到大唐扬州江阳县一个俗姓淳于的奉佛家庭。父亲曾在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处受戒,学习禅门。淳于14岁时随父亲入寺参拜,见到高大慈祥的佛像,很受感动,要求父亲让他出家。父亲见他年幼志高,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恰好这一年武则天下诏让天下诸州度僧,淳于便随智满禅师出家,在大云寺里当了一名小沙弥。至中宗神龙元年,在著名律师道岸手下受菩萨戒。景龙元年游学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次年三月二十八日于长安实际寺登坛受具足戒……
“淳于僧不仅融合佛教各家如法相、天台等宗所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广泛涉猎和研究。佛教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如五明之学(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即涉及语言文字、工艺技术、医药、思辨逻辑和佛教各宗等学问。淳于在钻研佛学的同时,对建筑、医药等也有很高的造诣。二十六岁的淳于僧回到扬州,为大明寺(今法净寺)的大师。他从事佛事活动,由于学识和道德高尚,声名与日俱增。开元二十一年,道岸的另一弟子义威圆寂后,淳于是这一地区的佛教宗首。他不仅讲佛写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而且还从事救济贫病、教养三宝等活动。当淳于僧四十五岁时,由他传戒的门徒达四万多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
鉴真慌乱地问:“请问幽冥佛祖,这个淳于和尚的法名究竟是什么?他的出生、籍贯、姓氏、修行……这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