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空地,用来种木耳和蘑菇,可人手实在是不足,木料到了不少,但后山也只开辟出了一小块地方。
最后也只是弄了几百根木头,人工开了孔,往里头塞了菌丝。
“5月份,田间地头的活多了,人手不足,人工种木耳实际也很费人工,特别是刚开始不熟的情况下。”站在后山,开辟出来的空地上,张宏森道。
张宏森就是请来的农业专家,戴着草帽,穿着也跟普通老农没太大差别。
不知道身份的,真会以为他就是农民。
“再费人工,这些也都得搞,等分田到户彻底落实,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肯定会有空余的劳动力多出来。”陈浩道。
“那时,就是农忙的时候,也不缺人,不能将过多的人力浪费在效率低,产出低的产业上,这只会消耗精力,起不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他的信心很坚定。
高价值,高回报的东西,一定要搞!
“5月了,天气热了不少,就是山里,温度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不适合种木耳,不过等秋季,天气凉爽下来,还能继续种。”张宏森道。
“就是后面量大了后,得想办法保存才行,最好是晒干,或者烤干,做成干木耳,哪怕暂时卖不出去,也不至于变质。”
张宏森给的建议都很实用。
少量的湿木耳,马上卖了,没问题,量一旦上去了,肯定没那么好卖,必须得想办法保存,最好的办法就是脱水。
两种简便的脱水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