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第1个吃螃蟹风险很大,但回报也很丰厚。
搞分田到户,搞副业,竞争的对手少,再一个就是名声大,好多人都只记得住第一,很难记住第二,第三。
“得请公司的领导过来,就分田到户的情况做个仪式,做个宣传,红旗生产队的名号就会出现在各大报纸,各大新闻里头,不仅只是在周边有名声。”陈浩补充道。
“这个好,到时家里又能多添一份收入,要是他们愿意在家里吃饭,还能给他们炒点菜,收入还能更多些。”王红梅说道。
她如今一门心思都转到经营里头,对陈浩说的这些很期盼。
就指望过来的人多些。
心里头也在盘算着,自己家里能不能安排过来的同志住宿,一个人该收多少钱。
“进村的路得要加宽些,最好是再做个硬化处理,过来村子的人多了,路压的不成样子,尤其是下雨天,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泥巴,有拖拉机和卡车路过,就更不成样子。”陈传福说道。
“你的这个提议很好,没错,进村的路得要修,要加宽,要做硬化处理,不能还是泥巴路,太影响观感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态度,态度从哪里看?无非就是表面的一些东西,放在人的身上,就是穿着打扮至少要干净利落,衣服有补丁,旧一点没有关系,但不能邋里邋遢,放在企业单位上头,态度从哪里体现?就是企业的厂房,工具设备落后些,旧些,都没有关系,但厂房至少要干净,里头的职工穿戴要整齐,要统一着装。”陈浩点头。
“这就是态度。”
“放到红旗生产队,修路的问题上,也是这个道理,路一定要漂亮,要加宽,要硬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