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为什么会说的这么严重,明明是茅台厂的一次改革,怎么会牵扯这么多,这么深。
“茅台厂的这次改革,搞的好,那么经验肯定会推广,其他还没有进行这类改革的单位也会跟着改革,解决单位的经济问题,职工的收入问题,全国多少类似的单位,多少职工?”陈浩道。
“重要的是,这个试点做好了,经济放开的步子便会迈大些,势头也会更猛,单位的束缚会更少,经济会更活跃。”
“流入市场的产品会更多,能解决百姓需求的产品。”
这个电话打的时间有点长,费用少不了,但这点钱对如今的陈浩而言,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如果不说清楚,不在周高廉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让周高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110吨的茅台酒,自己分的蛋糕就少了。
“后天,红旗生产队要搞分田到户的仪式,公社领导会参加,到时过去的还会有记者和宣传部门的同志,等仪式举办完后,过几天,周厂长你说不定能在报纸和电视里看到关于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报道。”陈浩道。
突然又说到红旗生产队的事。
这跟茅台厂似乎没啥关联。
周高廉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了会儿,“分田到户这个事,相关的文件还没有吧?你这么搞,会不会太危险了些?”
“相关文件还没有下来,但文件也是依托现实需求存在的,有现实需求,也会倒逼着相关的规定做出改变,相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也是迟早的事。”陈浩道。
“红旗生产队肯定会成为典型,风险是有的,但回报会更丰厚,到时作为第一个打响分田到户的生产队,红旗生产队肯定能获得不少资源,甚至在一些方面,能获得不少自主的权利,会得到特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