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个工分,家里有3个壮劳力,就能有9000个工分,一个工分多出5分钱,就能多分450块钱。”先前的村民很快给出了计算结果。
还真是这么回事!
“旁边那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戴的红花小一点的,跟中间的年轻人是叔侄关系,不过他这当叔的不行,对侄子不好。”
“他能戴小红花,根本就不是队里工分值高,是因为投机取巧,把自家的屋顶给掀了,搞苦肉计,这才戴了红花。”
这名村民对陈庆谷的评价很低。
“再有旁边那位女同志,他们队的工分值也提升了些,不过没有到1毛钱。”
这名村民得到了一些消息,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不过越是这样真真假假的东西,说出来,村民反而信得多。
每到一个大队,几乎都能遇到这样类似的讨论。
一直到中午,才将10家大队都走完。
卡车开回了公社。
“多谢3位同志的配合,你们的事迹我会写成文章,过几天肯定能发表到县里的报纸上,到时候你们可以多关注关注,买份报纸放在家里,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沈慧琴拿着相机,下了卡车。
她今天很开心,拍了不少的新闻素材,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对宣传口的人而言,多写报道,有不一样的东西报道,可以发表到报纸上,或者其他的媒体上,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说不定就能被县里,甚至是市里的领导看中,喊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