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治平在自家门口,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是个陌生的面孔,但看举止,多半也是个干部。
“杨大队长,这位同志是?”陈浩走了过去。
“这是公社政治工作组的刘怀德主任。”杨治平介绍道,“我写的关于分田到户的文章,让刘主任帮着看了看,他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打算送到内参上发表。”
内参!
陈浩多看了刘怀德好几眼。
内参说白了,就是给领导看的,分为内参片,还有内参文件等,为的是让领导干部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好作为参考,对政策进行调整。
一些保密程度高的内参,只有最高级别的领导才可以看到。
走内参,比刊登在公开的报纸杂志上,更容易惹人注意,更容易得到领导的关注,很容易就此改变一项国策!
“真要能走内参,分田到户的举措肯定能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注,让领导知道老百姓内心的真实想法,看到分田到户的积极作用。”陈浩道。
“走的内参也不算多么高级,就是光明日报的《情况反映》,我恰好认识这家报社的一个领导,跟他联系,让他帮着刊登些关于分田到户的文章,没多大问题,但至于会不会被领导关注,乃至采取一些举措,这个不敢保证。”刘怀德道。
他很谦虚。
可作为公社的领导干部,能在光明日报这种级别的报社有关系,有人脉,可以将偏远小县里,一个公社下面的大队的情况,刊登到报社办的内参文件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