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市酒厂的短板很清楚,而且知道怎么去解决,只不过可惜的是手上权力太小,有心无力,解决不了。
“这些事即便跟酒厂的领导提了,酒厂的领导也多半解决不了,得上报,除非是酒厂直管的领导同意,否则酒厂各方面的权限实际非常小。”陈浩道。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而后是城市,城里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对下属企业放权,这会儿国营单位的领导权力实际不大,特别是涉及到财权方面,尤其如此。
可能几百块钱的用度,就要层层上报,需要更高级的领导审批,盖章签字,才能通过。
等扯皮拉筋,最后同意了,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你不是农村人吗,怎么对国营单位里的情况也了解?”朱茂林多打量了陈浩几眼。
他对陈浩农村人的情况有些怀疑了。
身上穿的衣服比自己还光鲜,脚下的鞋子是回力鞋,这鞋子他去商场的时候看到过,一双得三十多块钱。
衣服也不像是自己缝制的,像是成衣。
抽的烟比酒厂领导抽的还要,市酒厂的领导都抽不起9毛钱一盒的红双喜,有这个钱,不如买一斤猪肉。
陈浩却揣在兜里。
最让他纳闷的是,关于酒厂的弊端和痛点,他作为酒厂的职工,清楚也就罢了,可陈浩一个外人,一个乡下人,怎么会这么了解?
“是童永昌跟你聊的?”没等陈浩回答,朱茂林想到了一个可能,立刻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