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我们也可以【选择去信仰】【平等、自由、尊重、公平、爱】,并为之付出努力。
啊!剧透了。柰在故事后期的成长与这个内心【选择信仰】的权力息息相关。
我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在《纽约客》和以前的作品里应该也已经展现得很清楚了(读者君可以理解为,我在执行我作为一个“超人”的“权力意志”,说出我选择信仰的truth)。唯一想说的是,大学的时候有闲,我和朋友们(包括之前提到的那个渣男哥们儿和学姐)常讨论这些,他们多认为世界是有一套【普世价值观】的。我则对此不敢苟同。我受尼采荼毒太深了哈哈,回不去了。
我的另外一个观点,我称之为“the
short
board
theory
of
democracy”(民主体制的短板理论)。一个水桶的水容量取决于它的最短板;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取决于它最贫穷、底层的公民(所谓的“低端人口”)的生活状况如何。正如尼采所说,平等、自由这些平权理念是为了【约束强者】、【保护弱者】,但我们恰恰需要这些理念,才能保护社会最底层的公民。只有一个信息自由、舆论监督,权力各方分立、相互监督的……体制,才能保证平等、自由这些平权理念的贯彻——【约束强者】、【保护弱者】。
其实如果要讨论尼采,叁天叁夜、几百本书也讨论不完,但……这些哲学的东西这么写出来略显枯燥,似乎溶进故事里更有趣。
二
合集中故事的立意关联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