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份,傅源正式上学。
小学是附近几个村子联合建立的,几个村子的小孩都集中到这里来上学,没有幼儿园,直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学校离家的距离不近,傅源走路需要二十几分钟。
本来爷爷是要坚持每天送他上学的,但傅源坚决推辞,再加上这一年来傅源的表现,爷爷这才作罢,让傅源独自上学。
学校里,一群七岁的毛头小子聚在一起,吵的不可开交,一群小孩中,仪态沉稳,表情淡然的傅源,一下子便吸引了老师的注意。
于是傅源就成了小学一年级的班长……安抚一群小鬼,也是对身心的历练吧?
傅源没有拒绝,虽然被吵得头都大了。
第一节课什么都没教,只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大家长大后都想做什么呀?”
好具年代特色的教学!
这算不算是“立志”?
儒学里的立志,好像有两次,第一次是入学立志,为了什么样的志向而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劝学”。
“老师,我要做科学家,为老百姓做贡献!”
“老师,我要做警察,为老百姓除暴安良!”
“老师……”
第二次立志,就是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以达到自身抱负,也就是人生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