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恶臭”!
这才是知行合一!
儒家的“守中”,守得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心之体,本性,“节制”的也不是情绪,而是“有善有恶”的意动!
傅源真正应该做的是格心,格物即格心,深究自己的内心,直达心之体,本性!
守住了心之体,便能节制意之动,节制了意之动,才能有选择的付诸行动!
就好像傅源守住了“心之体”,心之体认知到“悲伤”,意之动才有了“悲伤”的情绪诞生,节制了“意”,才能让悲伤这种情绪有度,不至于太过,悲大伤身。
想明白这一点,傅源开始重新反思过往,不仅是前世,还包括了这一世。
一直梗在胸口的那团期,开始沸腾,勃发……
眼耳鼻舌身意,所有感知到的外界的一切,都源自自身的“意动”,发自心之本体。
那这天地间的一切,岂有心外之物,岂有心外之理?
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
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
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凡知觉处便是心!
一悟本体,即见功夫,物我内外,一齐尽透。
傅源知觉心头一切尘埃尽去,灵台清明,心中再无挂虑,身心通透,脱口道:“为天地立心,立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