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营造出森林意境的林荫道,每一株树木价格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也是林若卿的神来之笔。
当初,这依靠着欢乐海岸心湖的狭长地块十分鸡肋,尤其是前面这一段,本身窄不说,还受到地基影响,修楼不合适。倘若是建小区配套,这块区域的面积实在又太大了,还距离适合修楼的后半截很远。这里的地价不便宜,想要赚钱就得把楼修得非常密集,这又不符合容积率要求。总而言之,诸多限制让其他地产公司觉得拍下这块地没什么赚头。
唯有林若卿和李启明对这块地展开了竞价,最后自然是志在必得的林若卿高价拍下,当时李启明还放话说等着看林若卿和华隆的笑话。
李启明没说错,这极有可能是个笑话。
董事会对林若卿拍下这块地的决策极为不满,看在她爹林建业的面子上,没有指责什么。她大笔一挥,将这偌大的狭长地块,改成了一侧滨湖,一侧种满古树的林荫道,后面所剩不多的地块,还只修三栋楼。这样的创意更是招来了董事会一致的反对。
当年东官的房价不过三万,而林若卿只卖二百九十九套的方案,意味着每平方至少要卖到十五万以上才能保本,在当时来看,这几乎是必定扑街的策划。
可不管董事会和公司上上下下多少人反对,包括父亲都不支持她,林若卿仍坚信华国豪宅市场已经成熟,只是没有好作品激发眼界高企的红贵们的购买欲,于是她以自己的股份协议对赌,立下了半年完成百亿销售额,在当时看来疯狂至极的“必输协议”,才让董事会不再反对这天才般的构想,创造了华国豪宅界一天销售过百亿的神话。
这个夜晚,林若卿徜徉在自己熟悉万分的路径上,又生出了些许感慨,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条路、“晴空海岸”和濒临危机的华隆,承载了林若卿多少希望和心血。
此际她看着窗外那藏在都市水泥森林中真正的一片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