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到将军的骁勇。原以为兄长的武艺已是无人可敌,却不想世上还有将军能与之一战。
此后数年,兄长也常感慨,除了将军以外,也再无人能与之如此酣畅比试了,也再无人能如将军与之互为知己了。”
太史慈只是淡淡一笑,眼里并没有什么波动,这话若是孙策亲自来和他说,他自然是信的。可换做是孙权来同他说这话,拉拢他的意图更盛些。
“此知遇之恩,臣属至死不忘。”
兴平二年一战后,刘繇被孙策所败,他不得不跟随刘繇退至豫章,可因为神亭酣战,刘繇对他起了疑心,怀疑他和孙策之间有异,便寻了让他留下断后的由头,将他和部下尽数丢弃了,还对外宣称他是叛逃。
此后,前无进程,后无退路,不得不遁于芜湖,亡入山中,暂且在山中苟且度日。
而建安二年,孙策征讨丹杨七郡,二人再次相逢,彼时,太史慈和祖郎是丹阳郡中最大的山越势力,孙策只身入寨,只对他说了一句,“旁人容不得你,我伯符知你。”
从此他甘心情愿为孙策所用,带着祖郎等一大批山越兵卒,归顺孙家,孙策还将海昏等六县单独交给他来治理掣肘,也曾有许多的将领和文士在孙策面前弹劾,甚至告诉孙策,他得了海昏六县,便会生出异心,反叛孙策。
连他自己也得承认,他不是没这么想过,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计划。
他至今还记得孙策的回答,“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他第一次理解了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但孙权不是孙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