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里枫林,岳阳楼等等……
苏轼素来笔墨豪爽,兴至而起,起初尚且不以为意,然而再怎么心大,次数多了,总也察觉到了什么。
尤其是回程之际,一次机缘巧合重归故地,发觉短短两年,原本偏远贫瘠的小县城竟也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穿上了新衣。
甚至伴随着各地文人墨客蜂拥而至,名声愈发响亮……
苏轼:“……”
与此同时,因着曝光度实在够高,偶尔还有机灵的写手蹭热度,譬如《苏子瞻探案小故事》,《苏子瞻喜爱的美食汇总篇》,《苏子瞻为民请愿,怒怼贪官二三事》林林总总。
每每都能揽下无数销售额。
当然其中也有离谱的《苏公子与某位名妓缠绵叵测,却偏又不为世俗所容的爱情故事》。
不说自那之后,某位名家一夜间声名身价暴涨,总之,伴随着这些真真假假各种消息。
苏轼本人也毫不意外,成了新一届大众热点。
甚至到后来,每每走过的地方,吃过的美食,都有无数倾慕者前去瞻仰。
恰好,官家这时路已经修地颇为通畅,各地特产商贸出游活动愈发频繁……
总之,等苏轼本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已然成了定局。
悲催的是,就连自家弟弟近来的信件都由:“兄长是否过于高调些,莫要忘记官家的公事”的担忧,变成“那关西灸羊腿当真如此美味”的调侃。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