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衣帽肆、坊里小吃店,然而地段不好,人流自然也不多,连为数不多的几棵香椿树都蔫巴巴的。
今儿那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段家汤饼铺子前倒是排起了长龙,一时引得路过的人也驻足观望。
铺子前临时用瓦砖搭了个小炉灶,炉灶边上摆了个粗瓷大盆,里头是用花椒、八角、盐、鸡蛋腌制了一早上的五花肉,上面的油锅正在不断冒着热气。
一位面容清秀的娘子着一身鸦色对襟褂子,在炉灶前有条不紊的炸肉,先撒入花椒碎炒香,再放入腌制入味的去皮五花肉。
等表面酥脆后再扔下去起高温复炸,炸好的五花肉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
用一张干荷叶娴熟地包裹起来缠上麻茎,递给等在灶前迫不及待的食客。
她偶尔抬头望一眼低低坊墙外的飞檐翘角,又继续埋首干活。
店主段大娘守寡多年,日子过的清贫拮据,脸上常年愁云密布,今儿倒是换了身鲜艳的妃色高腰裙,边敲打着算盘边笑开了花。
围在铺子前的食客们因等待良久,倒是几个凑一块开始谈天说地,从东西市哪家食肆味道最好,一直聊到大慈恩寺最近的变场。
“段大娘,这位小娘子是?”隔壁裁缝铺的耶律娘子既被香味吸引,又好奇这位面生的少女,倒是段大娘爽朗地说:“妾娘家的侄女,自凉州而来。”
那小娘子也抬头看向耶律大娘,见她眼神不断瞟向冒着香气的油锅,了然一笑,很是上道地说:“妾名唤知微,初来长安,未来得及与邻居打招呼,等收完摊,给您送一份酥肉。”
整个人看上去爽利又响快,还知道给左右邻居送上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