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点三十分,围绕长戟河展开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面对进攻东岸的战斗失利和安森近乎咄咄逼人的反击,皇帝的选择稳住阵线,同时派出自己最后的底牌——兵力接近一万五千人的预备队,增援早已进退维谷的嘉兰军团,争取尽快攻下克洛维人在西岸的阵地。
对于皇帝陛下如此雪中送炭的援兵,嘉兰军团全体将士们纷纷用破口大骂外加难以名状的手部动作,充分且满怀激情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什么鬼增援,这分明就是督战队,监视我们去送死的!!!”
本来嘛…仗都打得这么难看,兵力区区一万人出头的嘉兰军团勉强靠炮兵增援和两翼掩护,在克洛维人的西岸阵地撕开了突破口,已经非常力不从心了;论战斗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打赢兵力接近四万,且以逸待劳坐拥大量土木工事的游骑兵军团的。
和一般的指挥官不同,作为安森麾下“任期第二长”的人,法比安属于主观能动性极强的类型,面对战局他会先一步在命令之前做出判断,再决定如何执行上司的命令。
当然,前提是命令至少具有可行性。
也正因如此,在接到“坚守西岸阵地”命令的第一时间,法比安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拖时间,尽最大可能不计成本的拖时间,直至总司令大人正式下达全线进攻的命令为止。
因此即便实力稳稳的碾压嘉兰军团,他也始终没有发起任何行之有效的反攻,甚至有条不紊的撤退,不断给对面创造“貌似有机会”的幻想。
令人遗憾的是法比安自认足够卑鄙,对面却比他还要略胜一筹…面对敌人的反复勾引和挑衅,嘉兰爵士不动如山的表示自己并没有那种欲望,十分稳健的保持着“偶尔动一动,避免被误认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