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遏制这些在地方上掌握有大量土地的文官士绅。"
因为怜惜地方上的百姓们常年遭受战乱之苦,他的父皇为了能够快速恢复民生,并且表示对于读书人的尊敬,通过功名的方式给予了读书人各种各样的特权。
如今大明初建,拥有功名的读书人还不算多,这些人享有的特权相比较偌大的帝国,无异于萤火之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官士绅必然会与朝廷中枢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
这一点,即便是他这位常年在地方上领兵的宗室藩王,也能够预见到。
"这便是我为何希望朝廷能够开放海禁的原因。"
"海上贸易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诞生新的利益集团。"
"而眼下掌握着大量土地的文官士绅受限于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影响,暂且无心理会海上。"
"朝廷便可通过海贸,扶持处境萎靡的武勋集团。"
迎着朱棣殷切的眼神,曹爽不自觉提高了声音,神情也显得颇为兴奋,仿佛预见到了大明遮天蔽日的船队真正航行于汪洋大海之上,令海外诸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万国来朝"。
一语作罢,牢房中的气氛趋于火热,燕王朱棣眼中的不解和狐疑渐渐被兴奋所取代。
曹爽的这个法子,不仅能够进一步确保武勋集团的地位,避免文官士绅在失去掣肘之后,不断做大,还能为大明开辟一条新的财政来源。
听上去,似乎是一举两得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