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先生从登州来?"俞大猷突然问道。
"正是。"陆淮安谨慎回答,”戚将军可好?"
俞大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将军日夜操劳,只恨不能即刻扫清倭患。但朝中..."他话锋一转,”先生到了便知。"
陆淮安听出弦外之音。看来即使在嘉靖三十五年这个时间点,抗倭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朝中必有掣肘。
一夜无话。次日午后,两人离开官道,转入一条隐蔽的山路。泗泉林的清晨雾气尚未散尽,乳白色的雾霭笼罩着崎岖的山路。陆淮安跟随俞大猷穿过最后一段陡峭的山路,眼前豁然开朗——
山谷中赫然隐藏着一座规模惊人的军营。数千顶军帐如白色蘑菇般散布在山谷中,校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天响。远处溪流边,几十名工匠正在打造兵器,铁锤敲击声不绝于耳。
"这…"陆淮安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知戚继光在秘密练兵,却没想到规模如此之大。
俞大猷嘴角微扬:"戚将军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这里的三千人,是从浙江、福建、山东各卫所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苗子。"
陆淮安目光扫过营地,敏锐地注意到几个关键点:营帐排列呈放射状,便于快速集结;粮仓分散布置,避免被一网打尽;岗哨位置刁钻,几乎无死角。这分明是戚继光后来在《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扎营之法,没想到此时已经成型。
"孙掌柜可还满意?"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淮安转身,只见戚继光一身短打装扮,腰间悬着那把熟悉的倭刀,正含笑望着他。与登州初见时相比,这位将军晒黑了不少,但双目如炬,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