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事阴阳怪气地奚落了一顿,赵场长气得脸红脖子粗,憋着一肚子火回了农场。
他跟陆知衍关系向来不错,农场供应驻地多年,彼此打交道多,也算是老熟人了,陆知衍看着他一路骂骂咧咧的回来,便问了一句,赵场长立刻把一肚子的委屈和火气都倒了出来。
“陆团长,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赵场长猛地灌了一大口搪瓷缸子里的凉白开,粗声粗气地抱怨着,“咱们农场的知青,也是响应号召,把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盼头,想捡起书本考大学,就因为缺个英语老师,还被人笑话?”
赵场长也挺心疼这些知青的,好多人十多岁就下乡了,这些年在这片土地挥洒汗水,才让边疆一天比一天好。
作为场长,他也希望这些为建设边疆付出过心血的知识青年能追寻更高的理想。
在农场里他就是这个农场的大家长,担负了大家长的责任,现在事情没办妥格外自责。
陆知衍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蹙起,他能理解赵场长的愤怒,更能体会那些知青们此刻的焦虑和无助,只是恢复高考这事儿来的突然,大学也停止对外招生十年了,找不到合适的英语老师很正常,别说英语,就常规的物理数学其实很多人都学的很很吃力了。
晚上回到家,夫妻俩正好说起了这件事。
“城里老师确实太紧俏了,现在这个情况,估计很难请到人。”姜听澜没经历过,可以前听外公说过,而且这个年代文化普及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更何况英语这种外来学科。
“是呢,好多地方听说连复习大纲都抢不到。”
姜听澜顿了顿,华国的建设离不开所有人,更多人的学习了知识就有更多的力量来建设这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