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更大,更明亮,学生也更多。于曼颐从未在市集以外的地方见到过这么多人,年龄、肤色、身份各异。因为是扫盲课,所以来读的并不止是读书人,许多人看起来更像是街上的商贩,田里的农民,码头的船夫。
\n
进去没一会儿,宋麒他们就被叫走了,于曼颐只能和这群人闹哄哄的挤在一起。她起初觉得害怕,而后发现并没有人在意自己。人们都是来学知识的,这东西曾经只属于权贵,如今却有人破开一道缝隙,让它自上而下地流至于此,流到了绍兴的地里田间,流进乡下的市集与河溪。于曼颐是这道缝隙的见证者。
\n
闹哄哄的场景很快就随着报道结束而结束了。于曼颐意识到,这些人都是从谋生间隙挤出的上课时间,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参加下午的识字课程,有一些想学记账的还报了算数。报道的人群散去后,剩下的上第一节 英文课的人,竟然只有七名。
\n
于曼颐很担心方千因此受挫,于是积极地坐到了第一排。然而坐得靠前并不影响她整节课听得云里雾里,到第二节 宋麒讲授的算数结束之后,于曼颐已经彻底垮下去了。
\n
原来受挫的不是方千,是她自己。
\n
下午还有两节识字课,于曼颐趁着中午休息,默默将座位挪到了最后一排。下午上课的人也在陆续进入学堂,于曼颐坐了没一会儿,忽然听到身后有一道女声响起:“是于家的二小姐吗?”
\n
她蓦然回头,看到一张温雅而略带憔悴的脸,大约二十多岁,头发盘髻,两鬓有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白色发丝。
\n
她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被宋麒他们游说来上课的游家小姐。
\n
这位小姐此前也出现在于家早饭时的八卦闲谈中,游家在此地的确是一个盛产传闻的家族。据于曼颐所知,这位游小姐16岁时曾被游老爷许配给一位门当户对的少爷,然而那位少爷在见过游小姐几次后突然宣扬她面相与自己相克,因此将她退婚。二妈转述此事时说,游小姐脸上有一道胎记,那位少爷应当是嫌弃她的胎记。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