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雯完全不适用于这个词,她每一根头发丝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n
“姐姐,”于曼颐在她帮她整理头发时询问,“你是上海来的记者吗?”
\n
“是呀。”霍时雯说。
\n
“你是什么报纸呀?”她继续问,“是不是比宋麒的报纸大很多?”
\n
“是《申报》,”霍时雯说,“大一些吧,他那份也做得很好。”
\n
头发理好了,她退了两步,开始调试相机。于曼颐先前只去过一次镇上的照相馆,见过一台很古老的相机,按下快门时发出巨大的“咔嚓”声,白光刺眼得像是发生了爆炸。
\n
霍时雯这台很小,也不需要架三脚架,很适合她这样的身量随身带着。
\n
“你是不是既要写文章,也要拍照呀?”于曼颐又问。她对霍时雯充满了好奇。
\n
“我是摄影记者转行,”霍时雯说,朝她笑笑,“我先前在照相馆工作。”
\n
于曼颐很惊讶。
\n
“女人可以在照相馆吗?照相馆里也有女人工作吗?”
\n
“可以,但你要拍得比男人好很多才行。”霍时雯说。
\n
“你好厉害,”于曼颐由衷道,“那你一定能赚好多钱,完全够自己安身立命了。”
\n
霍时雯冷静如斯,也不禁有些好笑。她说:“赚得不多,只够租公寓和吃饭,上海太贵了。”
\n
“那就很多了,”于曼颐说,“于家没有一个女人赚钱,我只见过胭脂店和布坊的老板娘出门赚钱。我们这儿的邮局、银行,还有你说的照相馆,都不要女人。”
\n
“上海的邮局、银行、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