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抵消他们保证海参威的航道畅通给中国带来的麻烦,所以必须掐断俄国的海上补给。这个结论虽然与李富贵的感觉有些出入,因为英国在这场冲突中给中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不过他还是愿意采纳总参的意见。因为事先已有约定,所以李富贵并不想对英国人施加压力,毕竟接下来在中亚的行动也需要他们的谅解,如果不能在海上想办法拿攻克海参崴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朝鲜的清津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已经能够停泊中国最大吨位的舰船了,而从附近就近征发的民夫也给中**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相对来说海参崴的俄军尚不足五千,远东舰队更是老旧残破,虽然城防建得十分坚固但是这应当不足以抵挡水陆两面的猛烈进攻,于是一八七七年的第一仗就从海参崴开始。
为了麻痹俄军,刘铭传再一次率军出现在长春和吉林的附近,但是当俄军出动之后他又迅速的撤回到辽宁,这使得俄国人认为今年中国人的战术仍然是袭扰。而与此同时南京放出了烟幕弹,称北方的战事旷日不绝,以至于师老兵疲,所以必需调派新鲜血液来接替那些经年苦战的将士。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换防之后东北战区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两个师,连国防部的一些官员都弄不清楚这些部队是怎么多出来的,因为根据他们的计算出关和入关的部队应当是大体持平的。
对海参崴的进攻是在一八七七年的四月开始的,面对中国齐集而来的舰队俄国的远东舰队毫无招架之力,刚一接战就损失惨重,只好退回港口躲避对手,不过在港口里也并不代表安全,海参崴大约是在一八六零年开始真正的建设,这十几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它成为一座水陆并重的防御要塞,岸上的炮台能够给俄国海军提供的支援仍然有限,如果不是水雷中国战舰很可能就会直接冲进来。水雷能够保护海参崴入海的航道,但是其他的方向就无能为力了,将俄国远东舰队困住以后中国海军在周围往来驰骋,炮击、运兵、登陆忙得不亦乐乎,而这场惨烈的攻城战也拉开了序幕。
石达开指挥两个师的陆军和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进行这一次围攻,战事一开英国的商船就离开了海参崴,所以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络算是彻底断了。在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后石达开就命令炮兵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