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要求建一个新的要高得多,还可能因为兼容性问题被摈弃在中国政府和行星数据共同倡导的第四代互联网标准之外,其实是更得不偿失的。
权衡再三,亚欧非各国决定改用华夏系统,并且以灾后重建需要为由向中国政府提出,行星数据应该从国际人道主义出发,以极低廉的价格、最好是免费向他们转让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华夏系统是个以服务器端为主导的网络操作系统,几乎所有的个人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对一个国家来说,仅仅作为行星数据的客户去使用华夏系统终端,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各国提出的技术转让项目,不仅仅是行星数据原来承诺的华夏系统终端技术,而是包括服务器端技术、第四代互联网技术、电力通信技术在内的一揽子项目。
天灾之前,美国的一个半官方机构一直控制着国际域名根服务器,在世界经济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之后,此时突然与美洲地区彻底失去了联系,在利用华夏系统的技术改造完毕之前,亚欧非各国要么各自为政,要么使用行星数据的星星索这个通过特殊的客户端而不需要域名解释的系统与别国联系。而且,以华夏系统为核心的第四代互联网技术,并不像以前的国际互联网一样是开放对等的关系,而是有着一定主从关系的,比如在使用华夏系统的时候,必须先用星星索号码进行身份识别和登录。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只要他们希望能够继续通过互联网与别国联系,就得成为星星索的注册用户并接受行星数据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一条条规矩。与由美国控制国际域名根服务器相比,行星数据掌握着星星索系统的绝对控制权这个事实,让亚欧非各国如坐针毡。所以各国一致向中国政府提出,行星数据应该改变星星索系统的规则,还得向他们开放声纹识别等星星索的核心技术。
各国政府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提出的这些要求,让中国政府的领导们感到非常为难。各国想让行星数据和梅山集团公开的那些技术,都是两个公司独有的核心技术,是一只只下金蛋的母鸡。虽然中国在这场天灾**之后已经成了亚欧非三洲的头号强国,但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的俄罗斯并没有被天灾**动摇根本,俄罗斯这个表面上的盟友,在没有美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后,早晚会成为新的对手,天灾**之后的欧盟也抱得比以前任何时刻都要紧,所以中国还远没达到像以前的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