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邻四州之地,自古就是五州文人相聚交流的地方,再者襄阳城自古产美酒,多烟柳,五州文人又多了两个聚襄阳的理由。
五百年前大燕时期,襄阳城有大儒设学堂,天下文人儒士趋之若鹜,襄阳城一下子成了仅次于江南的文化中心。
时过五百年,大儒乘鹤西去,襄阳风流少了大半。
两百年前大燕崩溃,天下动乱,襄阳风流又去三分。
直到大衡开国,连续三任名儒任职襄阳守,襄阳才接上了古来风流风。
晋安王就藩昆州的第二年奋发图强,在襄阳定下三年襄阳诗会,每隔三年举办一场诗会,广邀天下文人,诗会夺魁者可得千金,可得晋安王一诺。
襄阳城因二十五年诗会聚了天下些许文气。
此外设下鸡鸣巷。
所谓鸡鸣,取自鸡鸣而起,孳孳为学者,圣人之徒也。
天下凡是想要走仕途的文人儒士可入鸡鸣巷,鸡鸣巷上千房间免费供给文人儒士,吃喝用度更是成本价,最是适合穷儒寒门。
晋安王更是请来告老儒官,国子监的博士在鸡鸣巷中开设经论堂,讲的不仅是儒家经典,更有科举学问,鸡鸣巷学子可免费入经论堂求知求学。
二十五年,从鸡鸣巷走出踏上仕途官场者何止千人。
因而有千年襄阳有千年风流,风流在千年文人,而文人在鸡鸣巷的说法。
车辇过襄阳主街行至王府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