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图形中的第一个,是一把手枪!
造型简朴,甚至可以说丑陋,仅由几块铁疙瘩拼凑而成。
不认识的,只怕当作小儿的玩具。
但是李云龙看在眼里,却是大觉亲切——
这正是他此生使用的第一把枪!
他还记得当年刚刚参军,持着梭镖一连参加了三场战斗,次次冲锋在前。
上级见他勇猛,特意奖励了这把枪。
那一刻心情之激动,说是如获至宝也不为过。
似这种枪,并没有正式名称、型号,大都是民间造枪匠自行打造,口径五花八门,有的发射手枪弹,有的发射步枪弹,少数有膛线,多数都是滑膛,只能在近距离使用。
又因其采用的是类似猎枪的两段式铰链结构,装填子弹需要将枪居中折开,开枪后也要撅开握把退出弹壳,因此俗称“两撅枪”、“撅把子”。
“两撅枪”一次只能发射一颗子弹,所以又得名“单打一”。
按理说,这枪使起来极不方便,只能打一枪,还要自己手动退弹壳且不说,还是采用外露式击锤,开枪前要手动将击锤扳开,才能扣火。
但是此枪也有好处,就是设计极为简单、制造极为容易,虽不能同外国名枪媲美,却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因此一度在国内普及。
尤其是我军兵工厂,早期技术有限、设备不足,生产了大量的单打一,直到抗日期间,这批老旧的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