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街市也是近两年扩建而来,这片街市位于城东半山一块平地,人称教场坪,是历朝历代陵江县剿匪时驻军、练兵的地方。坪地边有驿道,往西到县城中心并直通县城西门,往东约60步就是县城东门。张平安所经过的县城南门和陵江桥也是近一年才建成,主要是方便县城两岸南北客商以及走陵江贩货的商船,其位置和县城东门仅相距不到百步,所以老百姓成为下南门。至于教场坪因常年有驻军,且有驿道,因此在前朝就陆续有商户从官服购得土地建了一些酒楼,由此又引来一些本地小商户来此买卖一些杂货。自王富春到任知县后便以匪患断绝、振兴商路、惠及百姓为由将此地扩建为街市并兴建县城南门和陵江桥,并于陵江桥下修筑码头取名为东城湾,出了县城南门即可从陵江桥边宽大石阶下到东城湾码头。自此,东西走水路客商可自此停船歇息、入城采办,县城周边于陵水附近的乡村百姓亦可躲开崎岖难行山路从水路到县城售卖一些农家土产,而茶行的陵江毛尖也都在此码头从各茶农手中购入、运入城内分装和转运到潭州。
由于陵江县地势所致,沿河百姓多在陵江中取水,而半山驿道周边城内街市要么打井取水、要么寻山泉泉眼取水。不知是约定俗成还是历朝律令,陵江县无论是水井还是泉眼均不是私产,山泉泉眼处虽有亭盖但亦是捐建,泉眼旁边都有为捐资者所立石碑;水井则巧借四周屋墙为院墙,只留一条通路便于百姓进出取水。因城东街市是半山而建,所以井口不多,而江鑫钱庄所在恰有一口深井。
江鑫钱庄所在的深井原本为剿匪驻军使用,后来来此做驻军生意的酒肆、杂货商铺便在井边修建门房就近取水,为方便驻军取水,井四周还留下了10步左右空地。至后来匪患平息,
王知县扩建街市,于是把环绕深井四周的原有铺屋并新建阁楼练成一片,以深井为中心围出了一个占地不小的院子,并留下了可供两辆马车同时出入的通路。其后,王长贵以捐资助民为由分得了临街靠西的两层新建铺户开办了江鑫钱庄,李庆利则购得临街靠东两层新建铺户开办了一味茶肆;院内原有的一栋三层楼阁一处两层小院因前朝末年战乱、立国之初匪患猖獗无主而破败,后来王知县去潭州府初考时结识了潭州赵员外,由此赵员外便赁下了这两处,一处开了顺兴客栈做往来客商住宿和酒食生意,而小院则挂了个听音小筑的牌子,经常会有城中及周边县的富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