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惊鸿站起身,衣袂上的松针与血迹在月光下闪着微光:“真正的圣火,不在纯血的高傲里,而在包容的心胸中。”他望向夜罗伽,发现她眉间的星芒印记不知何时与自己的麒麟纹遥相呼应,形成完整的双生图腾。
晨钟响起时,松涛中传来清越的圣歌——那是圣火堂长老用波斯语吟唱的《阿维斯塔》,却与少林僧人的《金刚经》梵唱奇妙地和鸣。两种声音在嵩山间回荡,合成一曲超越语言的长鸣,惊醒了沉睡千年的密藏地脉。
李弘跪在夜罗伽面前,掏出怀中的半块银锁碎片:“这是母亲留下的……她说总有一天,会有人让胡汉的光芒重新照亮盛唐。”碎片与夜罗伽的银锁相扣,发出清越的蜂鸣,如同迟到二十年的认亲。
章末:双日同辉的序章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松林,徐惊鸿捡起一片刻有双生图腾的松针,递给夜罗伽:“这该是我们的战旗。”她将松针插入波斯弯刀的剑鞘,银翼狮首与麒麟纹在晨光中相映成趣。
“长安的密藏核心,需要三钥合一。”夜罗伽望着东方,那里是朱雀街的繁华,也是血月教的老巢,“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松风掠过两人衣袂,胡服上的云雷纹与襦裙的火焰纹在风中交缠,如同他们的命运——从玄武门的血泊中诞生,在嵩山的松涛中觉醒,终将在长安的烈日下合流。远处,圣火堂长老与少林僧众正为受伤的敌人包扎,胡语与汉语的安慰声交织,成为这场松林会战最动人的尾声。
剑穗轻摆,弯刀入鞘,徐惊鸿与夜罗伽并肩走向达摩洞。他们的影子被晨光拉长,时而分开,时而交叠,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胡汉双剑去书写新的传奇。而这场发生在子夜的松林会战,终将成为《盛唐剑歌》中最璀璨的篇章:不是因为刀光剑影,而是因为,在文明的碰撞中,终于有人愿意放下偏见,让不同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