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徐惊鸿望向广场中央的盟约刻碑,汉隶、希腊文、波斯楔形文字、梵文共同记载着贞观年间欧亚文明共守地火的盟约。他的剑穗突然扫出《太初剑谱》第十式“周天星斗”,剑风所过之处,刻碑显露出隐藏的文明星图:从帕米尔高原的“万邦同辉”碑到圣索菲亚的穹顶,再到尼罗河畔的亚历山大港,地火脉如银河贯穿旧大陆。
“传令拜占庭圣火祭司与汉地琴师!”他的声音混着碎叶城冬雪的簌簌声,“用双调合鸣唤醒穹顶的‘共荣基石’——那是贞观年间拂菻使节与玄奘弟子共埋的文明枢纽!”
三、圣火坛逆阵:文明星图的觉醒
圣索菲亚的穹顶下,血月教长老的邪咒即将完成。夜罗伽的共生之剑突然发出冰裂般的清鸣,剑身上新铸的“万邦同辉”纹与穹顶的断垣产生共振,竟在火盆中显化出跨越时空的幻象:
-公元537年,查士丁尼大帝的工匠与北魏使节在穹顶共研拱券技术,希腊数学家与汉地建筑师用星象图校准地火中枢;
-贞观十九年,拂菻使节团与唐玄奘的弟子在圣火坛刻下三环纹,将罗马法典与汉家《周礼》的精要共刻于石;
-去年秋分,罗马商人与汉地陶工的后裔在穹顶遗址举行婚礼,新娘的拜占庭圣像面纱与新郎的汉家襕衫在圣火中交相辉映。
“他们要冻结的,是人类文明共振的星辰!”夜罗伽的声音混着黑海的怒涛,震落祭坛顶端的血莲旗,“罗马的雄鹰、汉家的朱雀、拜占庭的双头鹰,从未因地域而折断翅膀——”她指向火盆中即将熄灭的圣火,“真正的文明之光,只会在共振中照亮更广阔的天空!”
卢卡斯趁机将大秦圣火之水泼向祭坛,火焰突然暴涨,显露出火盆底部的多国文字:“多元共振,文明永恒。”
四、地火周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