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没有被公审的乡绅官吏虽然是少数,但殷灵毓也给了他们合理的安排,配合放奴后,以高出市价的价格收取他们手中的田产,官吏吸纳进起义军仍旧继续担任文书工作,商贾安排去帮助开设大小工坊。
但凡没有作恶,起义军的确一视同仁,客气,理智,妥帖。
于是开始有一些读书人主动去了衙门,自告奋勇,开始帮殷灵毓抄写一些告示。
私下亦有争论。
“这算不算从贼?”
“可他们确实在赈济百姓……咱们家里去领米粮不也领到了么?”
“这首领竟然是位小女子……相处起来真觉得不可思议。”
“……平心而论,这首领看着像干大事儿的。”
“你是说,白虹贯日?”
“……颇有高祖遗风。”
这些人越说越大胆,越说越痛快,长久以来被限制的言论终于因不再属于清廷统治而重新畅快起来。
“分田亩,开公审,惩贪腐,唯才是举,不论满汉,更不拘出身,连我等清廷秀才也敢于重用,此等胸襟气度,非凡俗所能及也。”
“其麾下器械之精,甲于天下,更难得者,能得人死力,观士卒用命不惜,百姓箪食壶浆,岂非王道所向?此非太平基石乎?”
“惜乎!惜乎!若为男子,生逢其时……”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