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其枪炮之利,仍旧叫清廷不敢掉以轻心。
在康熙等人的设想中,华夏政权的进攻方式,必然是沿着传统的辽东走廊,一步步攻城略地,最终叩击山海关。
辽河是康熙能设想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此,在这里囤积重兵,哪怕他们的炮再好,用人命也能堆起来战果,也能阻拦对方的脚步,也能换得对方的损失。
而只占据吉林和黑龙江的华夏,在康熙等人看来,地多却荒芜,人烟稀少,罪奴成群,可用的人想来极少,损失不起几次。
自己这边呢?
呵。
王朝的存续,当然远重于百姓的生死。
原本在康熙的设想里,在辽河的大军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将大清内部的矛盾导向华夏,让各方势力觉得,正是因为华夏的存在才导致火耗,徭役等加重。
只可惜,华夏太过能收买人心,导致名声极盛,这一招抹黑不了多少他们的形象。
康熙,或者说清廷的这些政策,华夏对此乐见其成。
清军很大一部分的主力被牢牢吸引在辽河一线,空耗钱粮,士气涣散,正好方便了华夏在后方安心发展建设,训练海军。
又是一年冬。
紫禁城举办的年宴没有多少热闹的气氛,谨慎又局促,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是一层层落雪,红墙被映衬的格外夺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