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回了公道,还能帮助更多像曾经的自己一样无助的工人。
“这是互助社的第一面锦旗。“他将锦旗挂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但绝不会是最后一面。“
仲裁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工友互助社的名气渐渐传开。求助的电话越来越多,小小的办公室常常挤满了人。
一个周末的下午,杨志强正在整理档案,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和几个年轻人。
“您好,我们是大学劳动法诊所的。“长者微笑着递上名片,“想和贵机构探讨合作可能。“
原来,这位张教授带领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专门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他们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了互助社的事迹,特意前来取经。
“你们的实践经验非常宝贵。“张教授诚恳地说,“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一线接触。“
林晓雯眼睛一亮:“我们正好缺专业法律支持!“
两方一拍即合。很快,每周三下午,都会有法律系的学生来互助社值班,提供专业咨询;而互助社的成员则受邀去大学分享案例,帮助教学。
合作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有了专业支持,互助社处理复杂案件的能力大大提升;而大学生们也从工友们的真实故事中,理解了法律的现实意义。
“这是我上过最生动的一课。“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在实习日记中写道,“以前书本上的法条是冰冷的,现在我知道了,它关系着一个个真实的人生。“
秋天来临的时候,互助社搬进了更大的办公室。新办公室位于工业区服务中心,租金优惠,还有专门的咨询室和培训教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