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邹翰峰转向汪美芳手里印着苗银纹样的礼盒,她笑着把盒子举高:"给你岳母带的,还有两盒杭白菊。"
服务区的电子屏显示气温比杭州低八度,邹建民把准备好的羊绒围巾抖开围在汪美芳脖子上,藏青色的羊绒衬得她珍珠耳钉格外温润。"尝尝这个。"他掰开刚买的刺梨糕,金黄色的果肉里嵌着星星点点的籽粒。汪美芳咬了一小口,酸甜的滋味立刻在舌尖漫开,邹建民的手指还留着糕点上沾的糖粉。
重新上路时导航提示前方有连续弯道,邹建民把手机架在出风口:"红竹说她们那边今天有芦笙节。并发了一张照片给我看"屏幕上的苗寨照片里,穿着盛装的姑娘们头戴银冠,在梯田边围成绚丽的圆圈。汪美芳放大照片细看,发现背景里隐约可见的长桌已经摆上了酒碗。
"要不要换那件蓝底绣花的衬衫?"邹建民突然问道。
“后备箱那个礼盒..."她话没说完,车子突然颠簸了一下,后座上的礼品袋发出哗啦声响。邹建民单手扶稳方向盘,另一只手摸到后座确认装礼品的纸箱有没有倾倒。
亲家带着他们在好友家的吊脚楼前摆着长桌宴,穿着百褶裙的姑娘们端着牛角杯唱敬酒歌。汪美芳学着邹建民的样子用无名指蘸酒弹三下,还是被热情的亲家灌下小半杯糯米酒。
邹建民突然凑过来耳语:"我刚问过了,他们这儿彩礼可高了。"
屋檐下的红灯笼晃动着,在汪美芳脸颊投下暖融融的光晕。她转头时印红竹的母亲正往她碗里夹酸汤鱼,"尝尝这个。"她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鱼片上沾着的红色酱汁散发着独特的木姜子香气。
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几个年轻人正教邹建民用贵州语说"百年好合"。他笨拙的发音引得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汪美芳摸出手机想记录这幕,发现屏幕上沾了点鱼汤的油渍,在夕阳映照下折射出七彩光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