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天下安定后,刘邦分封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为王,韩信就在其中。萧何帮助刘邦铲除这些异姓王出了不了力。】
\n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两次人生拐点都被萧何掌握,第一次拜将封王,第二次却是被骗入宫中杀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与吕雉这一手,不可谓不狠毒,寒尽功臣之心。不知道作为韩信的朋友,萧何问心是否有愧呢?】
\n
秦始皇:“?”
\n
对功臣向来都不错的秦始皇迷茫了,同为被天子器重的武将,蒙毅也懵了。
\n
他们听到了什么?不是说韩信是大功臣,怎么突然就被骗进宫中,杀了?
\n
刘邦:“!!!”
\n
你们懂什么叫坐立难安!杀韩信就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n
晚年的朱元璋叹了口气:“朕懂刘邦的心情,很懂,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俺也是这么干的。”
\n
杀开国功臣,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n
标儿死了,时间太短,皇孙朱允炆年龄尚小,没有能够镇压藩王的能力,他不惜亲自改写自己放言不改一字且已经定稿了的《皇明祖训》,只为了削藩为朱允炆铺路。
\n
他为儿孙做的够好,只是有点对不起那些开国功臣和与他血脉相连的藩王们。
\n
赵匡胤对刘邦的做法不置可否。
\n
相比刘邦,他的手段就柔和的多,没有大开杀戒。杯酒释兵权,皆大欢喜。
\n
李世民想到天幕上说刘邦屡战屡败,不禁摇头,只有自身不够强,才会忌惮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n
他不但没有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