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是从过军的,内心渴望拥有军功,早年戍守的时候没有遇到战事,没法争到军功,靠裙带关系当上了大官之后,就想要弥补之前的遗憾了。
没有战事怎么办?那就制造战事。
天宝九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唐朝的使者和附属国南诏有小摩擦。天宝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为主将,率军攻打南诏。
这像极了王振怂恿朱祁镇征讨瓦剌。
鲜于仲通打了败仗,杨国忠为其遮掩败绩,伪造战功,还抓壮丁强行让百姓参军去攻打南诏,以失败告终。之后唐军又大举进攻南诏,杨国忠派遣李宓领兵进攻南诏,结果全军覆没。
唐朝还想再打南诏,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了,没打成。】
唐高祖李渊:“……”这像极了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亏得大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经得起李隆基这样糟蹋,不然就是落得和杨广一样的下场,被赶下皇位。
这杨国忠实在是祸国殃民。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唐朝的国力还是很强盛的,原本可以快速地平息这场战乱,偏偏杨国忠怂恿唐玄宗李隆基强逼着哥舒翰放弃固守城池主动出战。
外行指导内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唐太宗李世民头疼不已,李隆基向他求救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三年了,错失了快速平定的良机。即便是他,也不能在两个月内平定。
嗯,大概需要三个月。
帮助大唐度过这次难关之后,他就把李隆基拉黑,太糟心了,让李隆基他爷爷去好好管教孙子吧。
反正李旦他是不指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