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空白的画布,让他们得以用全新的防火材料——钢铁和玻璃,去实践他们关于“摩天大楼”的大胆构想。
“芝加哥学派”、“形式追随功能”、“少即是多”……这些在建筑史上如雷贯耳的词汇,在这次巡游中,都变成了眼前一栋栋具体的、可以触摸的杰作。
“太壮观了。”柳如烟全程仰着头,脖子都有些酸了,但眼睛却舍不得眨一下,“我以前总觉得建筑是冰冷的,但现在才发现,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会说话,讲述着一座城市的历史、野心和审美。”
“是啊,”陆沉也感慨万千,“芝加哥向世界证明了,灾难可以催生伟大。这座城市有一种浴火重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全都写在了这些建筑里。”
【建筑游船!芝加哥必体验项目!太值了!】
【听着讲解看建筑,感觉自己都变有文化了!】
【芝加哥的建筑真的好看到爆!每一栋都像艺术品!】
结束了游船之旅,他们意犹未尽,选择在市中心的“环区”(The
LOOp)徒步。他们看到了街道上空盘旋交错的、古老的“L”线(高架铁路)轨道,当列车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响从头顶驶过时,那种独属于芝加哥的城市脉动,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来到了戴利广场,瞻仰了那座由毕加索捐赠的、造型奇特的巨型抽象雕塑。又步行到千禧公园,来到了那个举世闻名的、被昵称为“豆子”(The
Bean)的巨大不锈钢艺术品——“云门”(ClOUd
Gate)前。
柳如烟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跑到“豆子”下面,看着自己和周围的摩天大楼在光滑的曲面上被扭曲、变形,幻化出各种奇妙的影像。她和陆沉一起,拍下了那张经典的、将芝加哥天际线和两人的笑脸都囊括其中的合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