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开罗的最后一天,他们决定放慢脚步,去体验这座城市母亲河的魅力——尼罗河。
傍晚时分,他们登上了一艘名为“FelUCCa”的传统单桅帆船。船夫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淳朴的埃及老人。他升起白色的三角帆,帆船便借着风力,在宽阔的尼罗河上,安静地滑行。
城市的喧嚣,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粼粼的金光。两岸,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古老的椰枣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柳如烟和陆沉靠在船头的软垫上,感受着拂面的微风,看着天边绚丽的晚霞。船夫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为他们哼唱起一首古老的努比亚民歌。歌声悠扬而伤感,仿佛在诉说着尼罗河千年的故事。
那一刻,柳如烟感觉自己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诗意。她明白了,为什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会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条伟大的河流,不仅孕育了古埃及的物质文明,更滋养了这片土地的艺术、诗歌和灵魂。
当帆船回到码头,他们即将结束这次尼罗河之旅时,陆沉从背包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埃及篇的第一份礼物。
那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幅画。一幅用莎草纸绘制的、色彩鲜艳的画。画的内容,是古埃及神话中,最著名的审判场景——“心脏称量仪式”。画中,逝者的心脏被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则是代表着真理与正义的玛特女神的羽毛。
“这是我昨天在哈利利市场,请一位老画师专门为我们绘制的。”陆沉柔声解释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要经过这场审判。只有当你的心脏和羽毛一样轻,没有被罪恶所累,你才能获得永生。我之所以选择这幅画,是因为我觉得,它代表了古埃及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观——对真理、秩序和正义的追求。”
他将莎草纸画卷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