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唯一让她不安宁的,是屋里那盘来自红菱亲手烙制、让他们吃了三天都吃不完、且正主明天要亲自上门叮问的一盘春饼。
\n
这几月红菱不知从哪里听说做厨娘月银不菲,一拍脑袋非要精进厨艺,偏她的手艺常年只停留在勉强可以下咽的水准,这件事便成了周围人的一劫。赵蘅和傅玉行因住得较远,得以三五天被临幸一次。而百步之隔的蔡旺生,则成为了一切不可承受的承受者,做金桔蜜饯的那个月,把好好一个人吃得浑身发黄,端坐在二人屋里,几乎祥光四射。看得赵蘅和傅玉行都不忍心,但也都不敢劝,生怕引火烧身。
\n
这几日二人忙着收拾衣服行李。开春过后,隔壁江宁镇上有五年一会的药集,到时南北药商都在此集聚,每年收购药材盈千累万。赵蘅和傅玉行早看准这个机会,想趁开年拿个好利市。药市前后一共七天,算上来回路程,一去就要二十天。
\n
这期间家中各项琐事自然就拜托给了红菱和蔡旺生。赵蘅一边搬被褥一边交代:“院子后的药圃和菜田就拜托你们照料了。再过几天,灶旁的腊肉也该晾好了,来时记得看看,差不多了就取一段家去,本来也是要给你们送去的。”
\n
红菱道:“我不要腊肉。我自家做的才刚熏完烟,正打算让你们替我尝尝呢。”
\n
“……那也不必了。”
\n
临走前,赵蘅坐在驴车后想起什么,转身问傅玉行,这月该给刘家的药送去没有。傅玉行说送过了,又说,这回生意做成,过不久他们就可以收下这家刘家药铺了。
\n
刘掌柜自己的药如今无人问津,只能靠傅玉行给他的各类丹丸来维持生意。
\n
而最开始的一切,都蛰伏在那一只小小的药瓶里面,摆上刘家的柜子,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n
此时,在无人看到的角落里,药瓶被从柜子上取下,从一只苍老的手里辗转经过两只恭敬的手,递到了另一只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