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皇帝的认可后,黄宗羲信心大增,决心加大步伐,主导全面改良。
这时黄宗羲离开皇宫,回到府邸,一大群公民党成员和商人,已经在府邸外等候。
黄宗羲看见门前停着马车,不禁有些不快。
“把他们打发走!”黄宗羲眉头紧锁,对迎上来的老仆吩咐一句,便往府内走。
老仆人闻语,便连忙拦住,看见黄宗羲回来,准备前来求见的各人,“诸位,不好意思,我们阁部刚回来,有些疲乏,今天不见客了!”
各人闻语觉得可惜,不过也没强求,纷纷留下拜帖和礼物,便离开了。
黄宗羲回到南京,休息了一夜,次日便开始到议政院办公。
此时在议政院内,陈子龙由于年龄原因,已经不太理事,其他议政在能力上又没人比得上他,让黄宗羲逐渐大权独揽。
现在的朝堂上,当年跟随高欢的老臣近两年来,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接连离世,或者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已经没有多少有威望有能力的老臣。
孙传庭在高欢远征沙俄时病逝于轮台,高名衡、丁启睿等人也都退居三线,只挂了个虚衔在家乡养老。
这些大臣离开了政治核心,朝廷的权力逐渐转移到黄宗羲、张煌言、张家玉、顾炎武、王夫之、夏完淳等后起之秀身上。
这也就是说,朝廷中能够压黄宗羲一头的老臣,其实已经不多了。
而对于那些离世,以及退休的老臣而言,他们在历朝以来,则算是比较幸运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