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会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仗着资金雄厚,先亏本经营,把官办盐业挤出市场,然后他们垄断经营,再温水煮青蛙,把价格提起来。
在会议结束后,钱孺贻便采纳属下智囊的建议,首先在报纸上放出消息,声称钱氏旗下的盐业公司,管理严格,加上采用新的煮盐方法,或将食盐生产成本降低。
在消息放出后不久,钱氏盐业等几家盐业公司,出售食盐的价格,立刻就比官办工坊低了三成。
这些年高欢兴办教育,培养了大批专业性的人才。
他们有的被官府接收,更多的则留在民间,为那些大商人效力。
这也是资产阶级实力逐渐强大的原因,他们不仅控制生产资料,还控制了人才。
因此钱孺贻的计划,显得非常的专业,官办工坊的生产成本,还有多少资金,都被他摸得一清二楚,他们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制定计划,
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在钱孺贻进行宣传的同时,
他们一边收购市场上的食盐,一边扩大生产,准备压低价格。
淮安,官办盐业公司的龙头,
江淮盐业的大门外,
冷冷清清,短短一个月时间,
原本门庭若市的情况,
就已经不再出现。
在钱氏盐业,降低出货价格后,
全国无论官办,
还是民间的销售公司,都去更加便宜的钱氏盐业等民办公司进货,让官办盐业的经营,变得困难起来。
盐业在高欢的定位中,
是关系民生的行业,
官办盐业从建立时的定位,
就不是赚钱,
而是让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