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高欢立朝之初,每人还有五六亩地,而现在人均大概只剩下一两亩,而粮食的亩产又没提上去,所以各地百姓都出现了返贫的现象。
不到两亩地,要养活一人,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
“是啊!前些年还能顿顿吃米饭、面条,现在就只能吃点粮食,掺着点糠,再吃点红薯和玉米,勉强挨过一年。”另一个老头道:“这样一来,饿是饿不死,不过也难有节余!另外我们这地,水灾平繁,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涝,一场水灾下来,所有积蓄都要消耗一空,还得像财主借债!”
高欢点了点头,明朝开国功臣,大多出自淮西,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江南那边,歌舞升平,富商大贾生活奢靡,犹如盛世,可百姓的日子,却没有根本的改变。
高欢问道:“这村里难以生活,有人去城里找工作吗?”
老头道:“怎么没去,地里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好多年轻人都拖家带口的去了城里,不过他们累死累活,日子也过得不好!”
高欢听了老者的话,决定前往城市再去看看,了解那些离开乡里前往城市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
“老丈,谢谢您的水啊!”高欢把破了个口的陶碗还给老人。
他又给孩子们,一人敲下拇指大小的麦芽糖,便领着伙计,推着车子离开。
高欢这一路行来,了解民间疾苦,明白了天下,还是在历史周期的循环中。
这或许不会让他建立的朝代立刻灭亡,可要是持续发展,必然也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高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