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绍桢被父亲接回京城后,纪映便将秦氏创立的钱庄合庆元迁至京城,在安富坊的槐花胡同买了个宅子,方便张绍桢来住。
秦氏已死,她是世上唯二知道张绍桢是姑娘的人,另一个是秦氏生前专门买来学习医术、好替张绍桢请平安脉的小男孩,叫王明镜。
“烧得这么厉害,怎么不早点回来?”王明镜探身摸了摸她的额头,一边埋怨一边凝神诊脉。
他十岁被秦氏买下,那时张绍桢才刚出生,如今他已经是个沉稳青年了,穿了件简朴的灰色道袍,清俊的脸上挂着一丝不苟的神情,思忖道:“热郁阳明,邪热壅盛……你是不是受什么惊吓了?”
张绍桢不打算告诉他实情,平白让人担心,便讪讪道:“做了个噩梦。”
王明镜瞥了她一眼,摇摇头开始拟方子,道:“下午回侯府歇着吧,进学也没精神,都是浪费时间。”
身体最重要,她从善如流地请了半日假,次日还是病恹恹的,因此延了假,三日后大好才重回国子监,正是旬考之日。
**
国子监的寻常测验比照科举,十分严格,搜身、糊名、誊卷,虽不至于脱衣搜身的地步,但保证最后成绩都是真才实学。
考卷发下来,是很正规的策论题。
昔孟子言“以德行仁者王”,管子曰“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二者治国之道何以异同?今圣朝承平百年,外有边患未靖,内有民生多艰,当以何者为先?
这类题都是老生常谈了,套路得很,第一要义先拍皇上马屁,赞美皇上宵衣旰食云云,接着赞美孟子管子等圣人,通篇拍马屁行不通,还得来点实际的,结合现实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