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建立起的威望。
这时候,其他一些专家也都围拢过来发表各自的意见。
“我同意霍老的意见,这幅画应该是明代中晚期的东西。但没有名头,不太好确定作者是谁。要说这也不算是大问题,毕竟按照明朝的规制,宫廷画家的画作是不允许署款的。”
一位年轻一些的专家附和着霍文良的结论。
“嗯……我倒是觉得这幅画不真,应该是清以后的画家仿画,或临摹的。”
这时候姜博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大家都知道,明代宫廷画家的画受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画家作画多承皇上的意思。画风较为拘谨,缺乏创新意。而这幅画画意写实,笔墨洒脱,明显留下了作者自己的思想风格。我认为不会是明代‘松江画派’的作品,应该是清代某位不太出名的松江派画家作品。至于说纸、墨、色这些东西,别说是清代,就是现在要想找,也是可以找到明代遗存。故宫就有啊!”
这段话说完,周围人又是一阵毫无结论的争执。
看来不找到落款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就得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了。这就是我说的除了传承有序的书画作品,剩下的几乎每一幅古代书画的鉴定都会有分歧、有争议。
……
屏蔽身边的嘈杂,我深吸了一口气,又把注意力凝聚到了画面上。眼前朦朦胧胧的又出现了一团雾影。不过,这次出现的不是画上的信息,而是影子来了。
“遇到难题了?”
“对我倒没什么难的,这是明代‘松江画派’画家的真迹。就是不知道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