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此理。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也是区分阴阳。
此并不违背“寅申为起伏之候”因为一年之中,正月寅立春,七月申立秋。
2。再解释下周易参同契中“鼎器歌”的一句。
“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将三百六十匹配在十二地支。
终者三十,即自脐向下而伏藏。始者七十,即“自子至寅翻卦象,十二时中一周天。”
将十二地支与八卦相配。上一句便是“自坎自艮飞金晶”
“艮卦阳气微”而须养“乾卦阳气散”而须聚。所以“首尾武”也即“聚散水火”
3。升降之外另有两种:
以木火并,木又绝于申。以金水并,金又绝于寅。
以五行匹配五脏,龙虎乌兔枝叶花蒂,铅汞性命之理即在此中。既伏龙虎,则真火真水现,即成河车。
同样是分五行,若是不以木火、金水而分。
以金木交并,与水火既济相对。前者为旋转,后者为升降,匹配而成璇玑。
岁、四时、五行、八节、12月、24气、36旬、72候、360日,乃至卦、辰、刻。
此种种时间单位,皆不过是外部天时变化对身内天地运行的类比。天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