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邵普首先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核心内容,就是村办企业转制。一个主题:如何变集体经营为个人经营?
这也是国家无奈之举。村村冒烟,就像当年的“大跃进”。农民一不懂技术,二不善经营管理,结果造成企业亏损,村集体债台高筑。据此,中央下令,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以及挂靠的镇办村办企业,一律转制给个人经营。
新政策,新精神,新形势,就如同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大水缸。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平静。改制不可逆转。可怎么改?必须拿出一套章程。邵普着急开会,就是商讨这件事。可这么大的事,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议定的?
夜长梦多,可怕什么来什么。不论在村里,还是回家里,都有人堵邵普。有熟人,像泰安、晓刚和老蔫,也有镇上的生面孔。
一个姓方的中年人,晚上登门拜访,跟邵普说,想转制轧钢厂,进门前拿了两条烟,出门时暗示邵普,烟一定要自己抽。邵普警醒,拆开香烟包装,发现烟盒里,装的香烟不见了,而被换成了卷成卷的百元大钞。
邵普脑袋嗡嗡地响,赶紧追出去,把烟塞回去。姓方的死活不收,说是一点意思。邵普急了眼,告诉姓方的,你要是不收,明天我可让会计上账了,算是你对南大洋的捐款。姓方的没辙,这才夺过香烟,夹在腋窝里滚蛋。
还有一个姓柳的,扛来一箱三十年千山白酒。有了上次经验,邵普当着姓柳的面,让媳妇翠花拆开包装,结果,还真逮着了,从每个包装盒里,各搜出一万块钱。还是老办法,邵普把姓柳的和礼金退了回去。
人走后,翠花偷偷问邵普,“真不少啊!都是大白边的红票,你还真不动心啊?”
“钱,谁不稀罕?!可这个钱,扎手啊!不拿,好像可惜了!拿了,那就掉进去啦!还是紧紧成成过日子吧,虽说紧巴点,可俺的心里踏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