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兴新龙头上位三把火,我们替他点第一把。”
“还有,这批货走的是新开通的‘鸿辉货运航线’,但报关单上的集装箱重量,比实际轻了三吨半。我找了油麻地码头的老鬼问过,那趟船还没靠岸,就有穿海关制服的人来‘抽检’。”
凌晨三点,雷耀扬站在西环货柜码头阴影里。
远处陈浩南的车停在9号码头,几个马仔正往集装箱里搬木箱,车头大灯照亮箱缝间露出的白色粉末——不是白粉,是基建工程常用的铝银粉。
他举起望远镜时,注意到集装箱编号与“世纪基建”投标文件里的运输编号完全一致,文件复印件正在他西装外套内袋。
原来所谓“三条航线”,不过是把黑钱洗白成工程款的障眼法,用的现下最时兴的“信用证套汇”。
五更天的薄雾漫进码头时,陈浩南的车队终于离开。
远处传来天星小轮的汽笛,他想起加仔给他的录音笔,里面录着洪兴马仔在酒吧吹牛的对话:“南哥炒的那只股票,庄家说下个月要炒到一块二!”
“查一下陈浩南买的那几支仙股,庄家出货前通常会怎么做...找黑警放风,还是找社团逼散户接盘?”雷耀扬对旁边的韦文说。
晨光刺破薄雾时,雷耀扬走进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收银台后的电视正在播财经新闻,主播用亢奋的语气说着某基建股即将“重组”。
他买了包万宝路,撕开包装时加仔发来一条短信:陈浩南加了五倍杠杆,抵押品是旺角三个停车场的契据。
店外传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