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文易看向这双筷子收回的方向,他的女儿显然没有将刚刚的无心之言反刍深思,她说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妈妈说自己只喜欢吃鱼头和鱼尾,把肚子全让给小孩吃。
邢文易也听过这个故事,主旨是凸显母爱的无私。可是玉知说:“如果是我,我想让妈……爸爸也吃鱼肚子。鱼肚子没有刺,明明是最好吃的。”
她又把筷子伸向鱼眼睛:“我喜欢吃这个!奶奶说吃鱼眼睛对眼睛好。”
玉知把白抿掉,吐出硬的瞳珠,接着自顾自地说:“我还喜欢吃鱼冻。爸爸,我们吃完就把鱼汤放进冰箱吧,明天就可以吃鱼冻了。”
邢文易看着她好久没移开视线。玉知跟他生活了两个月后,明显对他更亲昵,性格也更开朗,他分不清楚这究竟是被影响,还是亲密度提升后的本性展露。
邢文易不了解女儿,却很明白自己正从亲情中受益。他正经历着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面临着或许是人生的唯一一次机会——向某个人毫无保留地展露自我、并向她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血浓于水的力量,当他在经历不可回头的改变的同时,来自二十年前母亲的话回响在他的脑海之中。
孩子是后半生的寄托。他逐渐开始懂得。
发现用了很大篇幅来写炉子……真是疯了
我对各种炉子很感兴趣,我家今年过年的时候买了一个专门烤糍粑的小炉来玩,可惜在屋里用会弄出烟,在院子里又很冷,只用了一次。但是烤糍粑真的很好玩!趁热蘸白糖好好吃
北京炉子是我小时候外婆家用过,非常温馨的记忆,不过我在网上没有搜到它的样子。那个桌膛里还可以烤鸡蛋红薯土豆之类的!很好玩!后来城市里不准烧煤了,煤球也很难买,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