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鸡汤文。
这类文章受到欢迎,还是因为其鼓励人心、强调积极心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共鸣强。
而七十年代的人们经历了多年的政治运动,生活压力大,心理上更需要鼓励和支持。但当时的文化产品多是革命文学,强调集体主义,个人情感表达较少。
因此,胡为民写的鸡汤文更有发展空间。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的那篇《凌晨的光就在前方》大受欢迎,就连官方都忍不住下场,决定为其宣传。
除了这篇文章外,其他三篇文章《爱国是一个人的底色》《文艺应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直面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光明与信仰的力量》同样大受欢迎。
短短一天时间,燕京城及其周边数十万青年人认识了这个叫胡为民的作家。
……
燕大,今天下课后,学校照例有老师巡视。
没办法,这些日子因为《苦恋》,学生们的心都不在上课上,一个个仿佛都成了思想斗士一般。
这可不行!
哪里都能出事,就是学校不能出事,这是上头下达的死命令。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虽然有聚集,但讨论的内容不在是艺术不能被限制什么的,而是变成一篇篇文章。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同一人——胡为民。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