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学堂的设立似是对儒家有极大的好处,亦是让儒家的人变得更多,可对于大奉这些儒家之人而言,他们根本不认!
不是书院之人,算什么儒家之人!
不学圣人学问,又算什么儒家之人!
首辅王阳明又凭什么能够一手遮天,就算是要取士,也当是以内阁重臣协首辅一同制定,起码要明确考核什么学识,各地学堂也当明确要教什么。
而非是这般只是以首辅一言而定!!!
说到底。
早在大奉建立之初,这些儒家之人就已是结党营私,天下儒家皆是出自大奉最初的那位圣人,所学的学识也皆是从那位圣人微言大义之中学来的,只不过后来方才渐渐分为寒门、世家的说法,而后更是以王舒这个大儒结合兵家,创立儒将!
但这些人的根底都是一样的。
可是在沈楠的圣旨之下,日后大奉或许要以王阳明的学识为主。
这如何能让他们忍?!
哪怕是泷师、王圣此前已是决定要低调行事,也不得不上奏劝谏陛下。
“哪怕陛下执意如此,也必须要让我们参与进去。”
“不能真让王阳明一手遮天,否则这天下日后必无我们的立足之地!”
这就是泷师跟王圣的共同认知。
亦是大部分儒家之人的想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