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仁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仔细观察着刘成的每一个动作,认真聆听着他的讲解,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着操作的流程。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提出疑问,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新开的生产线,刘成也只是装过三台,所以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们还得去找黑子,更多的时候黑子也只能去请教技术。没办法,这不像拖拉机线干了五六年,有的人甚至闭着眼都知道哪里装哪里,可是技术也不可能每天下来讲解这些内容,只能丢一本每个班组的生产图纸,自己去看自己去摸索。这时候仁心的优势也就出来了,他能看得懂图纸,就这一点,就让这些新来的同事,包括他的师父和班长都刮目相看。在车间里这些工人,有的都只能通过技术的指导才勉强一张张的看懂图纸。而仁心拿到班组的图纸后,对比实物便一眼能看出各个电子线路和连接发动机油管的线路。而这些线路就是他们所需要装配的精髓,每一条都不能错,错了就会导致发动机出问题,或者油路连接不上。黑子看出仁心的能力后,直接让仁心着重训练油路和电路,吊装只是最基本的打螺丝,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不是傻子,螺栓型号能拿对,多打几次都会了。但是油路和电路不一样,不是一两天之内教就能教的会的,这个东西得要有脑子,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仁心便慢慢开始走向技术工种的行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仁心匆匆吃完午饭后,又回到了车间。他利用午休的时间,反复练习着上午学到的工序,直到每一个动作都变得熟练而流畅。
下午,仁心开始挑战更加复杂的工序。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刘成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他逐渐找到了感觉,操作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当夕阳西下,一天的练习结束时,仁心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多个工序。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又近了一步。